赏析 李商隐 辛弃疾 上一句 王安石 陆游 王昌龄 杜牧 张九龄 王维 欧阳修 咏梅的诗句 带月的诗句 岑参 思乡的诗句 柳宗元 唐诗三百首 元稹 韩愈 陋室铭 泊船瓜洲 韩翃 于谦 莲花 韦应物 闻说鸡鸣见日升 柳永 虞世南 小儿垂钓 李贺 西湖歌舞几时休 班婕妤 枫桥夜泊 张祜 元好问 浮云游子意 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高适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19-03-22 15:23:08    阅读: 次    来源:星辰美文网  作者:网络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注释】
 
  1、去:离开。游:游宦。这句是说离开山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
 
  2、浪莽:放荡、放旷。这句是说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3、试:姑且。
 
  4、榛:丛生的草木。
 
  5、荒墟:废墟。
 
  6、丘垄:坟墓。
 
  7、依依:思念的意思。
 
  8、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9、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
 
  10、焉如:何处去。
 
  11、没(mò):死。一作“殁”。
 
  12、一世:二十年为一世。
 
  13、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这种地方为众人所注视,现在却改变了,所以说“异朝市”。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这句和下句是说“一世异朝市”这句话真不假。
 
  14、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这句和下句是说人生好像是变化的梦幻一样,最终当归于虚无。
 
  【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二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泯灭空无。
 
  【赏析】
 
  公元406年(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诗人便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当时诗人四十二岁。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且从此终身不再出仕。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也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作者之所以毅然弃官归田,并在这组诗的第三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表达了只求不违所愿而不惜劳苦耕作、夕露沾衣的决心,为的是复返自然,以求得人性的回归。这第四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平铺直叙,在平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平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所写“nuan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所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读者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 陶渊明《连雨独饮》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连雨独饮》原文翻译及赏析
    连雨独饮 【魏晋】陶渊明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
    2019-05-04 23:32:44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
    2019-03-22 15:17:44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五 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
    2019-03-22 15:35:52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2019-03-22 15:04:26
  •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和赏析-诗词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和赏析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2020-03-08 22:28:12
  • 陶渊明《杂诗·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杂诗·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杂诗其一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
    2019-03-22 15:43:44
  • 陶渊明《咏荆轲》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咏荆轲》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
    2019-03-22 15:46:55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
    2019-03-22 15:00:33
  • 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责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责子 魏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
    2019-03-22 15:51:45
  •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2019-02-19 14:11:52
  •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诗词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2020-03-02 14: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