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李商隐 辛弃疾 上一句 王安石 陆游 王昌龄 杜牧 张九龄 王维 欧阳修 咏梅的诗句 带月的诗句 岑参 思乡的诗句 柳宗元 唐诗三百首 元稹 韩愈 陋室铭 泊船瓜洲 韩翃 于谦 莲花 韦应物 闻说鸡鸣见日升 柳永 虞世南 小儿垂钓 李贺 西湖歌舞几时休 班婕妤 枫桥夜泊 张祜 元好问 浮云游子意 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高适

文征明拜年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0-05-11 22:38:08    阅读: 次    来源:星辰美文网  作者:网络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文征明拜年
 
  译文: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这样的简化方式,而不会嫌弃这其实本质上只是空虚的礼节。
 
  注释:
 
  (1)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2)通谒(yè):通报请求谒见。
 
  (3)名纸:古代汉族拜谒时用的帖子。发明纸张以前,削竹木以书姓名,或刺或名刺。后用纸书,称名纸。
 
  (4)朝来:早晨
 
  (5)敝庐:破旧的房子。亦作谦辞。
 
  (6)随人:顺随别人,听从别人。
 
  (7)数纸:多张拜帖。
 
  (8)世情:时代风气。
 
  (9)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作动词指简化。
 
  (10)虚:空虚、虚无。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也是最繁琐的一项礼仪活动。其内容有叩头施礼、祝贺新年、问候生活等。
 
  拜年的方式,也随着历史前进,发生了一些变化。
 
  宋朝以前,拜年习俗跟现在很相近,晚辈带礼品去长辈,叩个头,说几句祝福语。长辈接受礼品,再给点压岁钱,拜年礼仪就算完成。
 
  宋朝开始,人们拜年流行送“飞贴”(贺卡)。这其实是一种简化。这样就不必亲自登门,耗时又耗力。他们用竹木削成竹简,写上贺词,派仆人送给亲朋好友代为拜年。这种方式一般流行于官场和文人墨客间。
 
  明朝,沿用宋朝的方式,以“投谒”代替拜年。纸张大规模使用,他们在精美贺纸上写上“新年快乐”等祝福语。
 
  清朝,拜年出现“团拜”形式。即领导带领下属们,或者族长带领族人,或者几位朋友约好一起去拜年。
 
  如今,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QQ拜年、微信拜年等。
 
  文征明这首《拜年》讲述的就是明代的拜年方式“投谒”。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但是,一些繁文缛节,让人烦不胜烦。就拿现在拜年来说,微信拜年,成为最为时尚的一种拜年方式。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拜年的微信如花一样的飞来,可是很多都是群发,连个名字都不带的,收到微信的人一看,就知道是群发,因为说的祝福语,基本都是通用的,看了等于没有看。如果你也群发,那么这样虚荣的礼节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一条一条的回,想必也会累得手软,且心有不甘,凭什么你群发,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打,挖空心思写祝福语。这样的拜年方式,已经沦落到文征明笔下的“虚空”的形式主义上来。
 
  拜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真诚应该是第一位的。连对方是谁,该发什么祝福语,需要注意什么,都一概不问了,试问拜年的意义何在,不就只剩下虚空的仪式么。
 
  文征明也是反对这样虚空的拜年方式。因为这样毫无人情味可言。
 
  首句,直接指出当下拜年偷懒、不用心的方式:不需要见面,只需要寄张贺卡就好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就站在你面前,哪怕不说话,也会觉得很美好;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雪ye访戴;寻隐者不遇等故事,都是要抵达现场,站在你的面前,才能留下动人的佳句与故事。若是,只是隔空喊话,多少人情再深,想必也会淡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说的就是想全世界交朋友,结果交心的没几个,雪中送炭的更是罕见。正如,现在的微信朋友圈一样,多的有几千人,少的也有几百人,但真正感情好的,反而不怎么发微信,而是一个电话,直接站在你面前。这样的拜年,哪怕礼品再简化,也比隔空喊话好。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实在不可能相见,至少也要发自内心地说一些真诚的祝福语,而不是群发。
 
  文征明是讨厌这种“投谒”方式的,他在第二句讲清楚了讨厌的原因。
 
  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仆人已将“投谒”的名贵帖子,堆满了屋子。一看这么多的帖子要回复,拜年的好心情还会有么,你不回就是不尊重人家,你回吧真会累死人。特别是文征明这样的著名书法家,希望得到他字的人应该更多了。
 
  文征明的拜年,恐怕就要在板凳上度过了。
 
  第三句,是说他的无奈。我不得不拿起笔,给那堆积如山的拜年帖回帖。想想现在人,以为通过群发祝福,分分钟搞定,又显得多么假大空。
 
  实际上,凡事都得有个度。对于群发的人而言,他只是为了省事,或是为了回应更多群发给他的,造成的结果,是更多人群发。以至于这种方式名存实亡。
 
  倘若,大家真诚地对自己的长辈、领导认真的编发,倒还有一说。当然,能够微信语音拜年,也是很好的,最起码看出了你的诚意。对于一些实在太远的“朋友”,其实大可不必做到面面俱到,人家说不定也并不记得你。
 
  最后一句,点出了文征明的埋怨。人们怎么就不嫌这样的拜年方式太过虚空呢,还是执着于这样简化的方式。难道这样的拜年方式,不能换得更简单一些么。事实上,拜年,也没有什么万能的公式,虽然社会进步了,拜年更加简化了,但拜年的情感,却是亘古不变的。当一定的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不下去的时候,必然有人会呼唤另一种拜年方式。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